有感而發見真我 今天是第三十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頒獎的日子,我一直相信這個比賽是讓喜歡寫作的學生、讓在寫作方面有天賦的青少年,找到追求和目標的平台。從我二十七年前參加這個比賽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和志向,到近年看到甘遠來、梁愫這些從讀後感比賽走向文學獎頒獎台的學弟學妹,可以說,各屆很多的得獎者正以他們自身的人生故事,彰顯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這個品牌賽事,在校園寫作、在培養澳門文學人才方面的影響力和推動力。 作為評審、作為讀者,這個比賽也讓我們了解到不同世代青少年的所思所感。來到第三十屆,這卻是我感到參賽者輪廓最模糊的一屆。匯評討論的當晚,不少評審都覺得機器輔助的痕跡、大人輔助的痕跡變重了。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世界,但讀而有感,書寫自己心中所思所想,這一點絕不能變,這也應當是參賽的每一位同學,時刻要記在心中的話。 優秀的創作,來自於熱情,來自於對卓越的追求。好作品往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實驗和試錯,會有推倒再來的過程,這需要耐性和決心。當讀完一本書,明明沒有太多感覺,或者想不到切入主題的角度,勉強把讀後感寫出來,或者依靠外力加工,作業是交了,但它能不能代表自己?寫完有讓自己開心和滿足嗎? 喜歡寫作的人,會因為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完好地表達出來而感到快樂。這種真誠的書寫,既能洗滌心靈,也能感動讀者。我認識不少得獎者,他們的作品和為人,就是特別有個性、有特點。翻讀他們當年的得獎作品,估計也是因為這種特質,才被評審發現和看見。在此,希望初中組的同學繼續讀、繼續寫,繼續參與賽事,期望各位持續進步,最終做到寫出自己、寫出快樂。下一屆,我們再見。 陸奧雷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