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腸腦軸線的中醫調理



抑鬱症屬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腸腦軸”是大腦 和腸道的溝通橋樑

調節腸腦軸的穴位

五指毛桃猴 頭菇健脾湯

    腸腦軸線的中醫調理



    腸腦軸線是指腸道和大腦之間相互作用和通訊的一個概念,它涉及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腸道菌群等幾方面。這一概念認為,腸道的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大腦的功能和精神心理健康,反之亦然。



    大腦是整個腦部最大的一部分,約佔腦部百分之八十,負責人類最重要的思考、感覺、記憶、語言、運動等機能。而腸道又被稱為“第二大腦”,在胚胎時期,腸道和大腦兩者是同時發育的。第二大腦掌管人體的消化功能,且擁有獨立自主的“腸道神經系統”,腸道神經系統遍佈食道到肛門,是大腦以外最具規模的神經系統。除了管理消化功能外亦有數十種的神經傳導物質,就像第一大腦一樣,有感覺、會表達不適,所以有理論認為腸道也會影響大腦。大腦屬中樞神經系統,腸道屬腸道神經系統,聯絡兩者的網絡為”軸”,也就是大腦和腸兩個器官間的溝通橋樑,就是前面提到的腸腦軸,從腦部早期發育到晚期老年的神經疾病皆與此有關係。大腦和神經系統同時調節消化、內分泌、免疫、情緒,而在這一連串的反應中,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腸道菌平衡。腸道中有種類複雜、數量眾多的微生物群,會因腸道環境變化而向大腦發出訊息。例如:心情不好時想大吃一頓、緊張時會胃痛、壓力大時會便秘或腹瀉,這些都是腸道和大腦溝通的證據。

    飲食、基因、環境、藥物、運動等生活方式,會影響腸道菌平衡,腸道菌群透過腦腸軸影響大腦,進而影響到全身器官組織(心臟、肝臟、肺臟、腎臟、皮膚、骨骼等),改變食物攝取的種類、認知行為、壓力、人際互動及心理狀態等。

    腸腦軸失調會造成:

    一、腸道傷害——腸易激綜合症、慢性腸炎;

    二、肝臟傷害——非酒精性肝炎、毒素代謝失衡,尿酸增高;

    三、免疫問題——免疫力低、過敏、自體免疫疾病;

    四、腦部傷害——腦退化,神經內科疾病;

    五、肥胖、心血管疾病;

    六、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阿茲海默症:當腸道菌失調時,會造成大腦發炎,使腦中出現異常的蛋白沉澱,影響大腦掌管空間、記憶的區域,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帕金森氏症:腸道如果發炎,微生物會製造α-突觸核蛋白,從迷走神經流到大腦,造成帕金森氏症。另外,帕金森患者多巴胺偏低,而人體中多巴胺的量,百分之五十由大腦合成,百分之五十由腸道及腎上腺負責產生。抑鬱症:大腦內血清素濃度越高,越會感覺幸福快樂,許多抗抑鬱的治療藥物,作用在調控血清素的濃度。血清素太低則可能會有失眠、心悸、疲倦、厭食或暴食、低落、煩躁、緊張等,人體百分之九十五的血清素在腸道中分泌,大腦僅分泌百分之五。

    而在中醫理論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到“腸腦軸線”這一現代科學術語,但中醫的許多原理和治療方法實際上已經體現了腸道與大腦之間密切關係的認識。中醫將身體看作一個整體,強調內臟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情緒對健康的影響。中醫認為情緒波動(如憂慮、怒氣、悲傷等)會影響內臟功能,尤其是脾胃,而脾胃被視為“後天之本”,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關鍵。因此,通過情志調養和中醫中藥調理,可以幫助改善腸道健康,從而間接影響大腦的狀態,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中藥中有許多藥材和方劑可以用來調節腸道功能和改善心理狀態,如針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便秘或腹瀉等症狀的治療,同時也關注於情緒調節和心理健康的改善。通過上述方式,中醫學實際上在千年前就已實踐應用了腸腦軸線的相關原理,即使在古代就已經認識到心理狀態和腸道健康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而且古人很久以前,已經知道利用小腿脛前肌肉(胃經)的穴位刺激,來改善腸胃功能和提升免疫力,甚至用於治療精神疾病等神經系統疾患。

    調節腸腦軸穴位

    上巨虛、下巨虛均具有調理腸胃、理氣通腑、舒經活絡等功效。

    位置:上巨虛、下巨虛需先確定犢鼻穴的位置,一般屈膝時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處即為犢鼻穴。上巨虛——仰臥下肢或正坐屈膝的體位,位於犢鼻穴下方六吋並與脛骨前緣相隔一橫指。下巨虛——仰臥下肢或正坐屈膝的體位,位於犢鼻穴下方九吋並與脛骨前緣相隔一橫指。

    功效:上巨虛、下巨虛具有調理腸胃、通經活絡、理氣通腑等功效。上巨虛、下巨虛均為足陽明胃經腧穴,按摩後可起到清腸胃、調理脾胃氣機、緩解胃腸疼痛等作用。

    按摩方法:使用拇指按摩雙腿共四個穴位,每個五分鐘左右,兩餐飯之間按摩效果最好,可以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調理腸腦軸湯水

    五指毛桃猴頭菇健脾湯

    功效:健脾、益胃、增強免疫。

    材料:五指毛桃五十克、猴頭菇一至兩個、無花果三粒、乾淮山五十克、瘦肉三百五十克、大棗兩枚、乾百合二十克。

    做法:一、猴頭菇洗淨浸軟,揸乾水份;二、所有材料洗淨;三、瘦肉飛水備用;四、所入材料放入煲中加入清水一千五百毫升,煲一個半小時;五、加入食鹽調味即可飲用。



    楊大瑋



54

鮮花
3

握手
12

雷人
30

路過
1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