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驗光知多少 在眼科檢查中,散瞳驗光是一個常見的環節,它能夠幫助醫生準確評估孩子的屈光狀態,為後續的視力矯正或治療提供可靠依據。然而,不少家長對散瞳驗光不了解,如散瞳驗光和不散瞳驗光得出的結果有什麼不一樣呢,還有散瞳眼藥水是否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等。家長們若對散瞳驗光存在疑慮和擔憂,可能會令孩子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散瞳驗光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消除大家心中的顧慮。 散瞳驗光,顧名思義,是通過藥物使瞳孔散大後進行驗光,這種藥物除了有散瞳作用,還有另一種作用——睫狀肌麻痺。眼睛就好比像一部照相機,睫狀肌有調節鏡頭對焦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眼睛是不停地根據需要地進行變焦,而散瞳驗光目的就是消除眼睛調節的影響,獲得更準確的驗光結果。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的眼睛調節能力較強,如果不進行散瞳驗光,直接驗光容易出現偏差,可能會因為調節過度而導致驗光結果不準確,導致誤配眼鏡。散瞳驗光可區分真性近視與假性近視,以及排查遠視、散光等。通過散瞳,我們可以讓孩子的眼睛處於放鬆狀態,從而得到更客觀的屈光數據。 在進行散瞳驗光之前,醫生會先詢問孩子的眼部情况和病史,確保孩子沒有散瞳禁忌症。向家長說明散瞳驗光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現的情况,取得家長的配合,然後讓孩子滴入散瞳眼藥水,滴藥水後等待藥物充分發揮作用。等到瞳孔散大後,醫生或視光師會用專業的驗光設備進行檢查,測量孩子的屈光度數和散光軸向等,等到驗光結束後,孩子的瞳孔會逐漸恢復正常。 在進行散瞳驗光後孩子需避免強光刺激,因散瞳後瞳孔會變大,進入眼睛內的光線會增加,孩子會變得怕光,因此應避免強光刺激,如需進行户外活動時可以佩戴太陽眼鏡及戴上帽子。處於散瞳期間,孩子看近處會變得模糊,因此要盡量減少或避免近距離用眼,如看書、看電子產品等。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如眼睛疼痛、紅腫等,應立即就醫。散瞳驗光後,醫生或視光師會根據驗光數據作出相應的建議和治療方案,家長應遵從醫囑配鏡或定期帶孩子進行覆查。 散瞳驗光是一項安全、有效的眼科檢查手段。只要我們充分了解其目的和流程,並注意相關事項,就能消除心中的顧慮,放心地讓孩子接受檢查,讓孩子獲得一個清晰的世界。 鏡湖醫院眼科 何芷雯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