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我的澳門情懷



    我的澳門情懷



    離開了這麼些年,我其實對今天的澳門不太熟悉。雖然由港珠澳大橋口岸出來,搭上101X巴士,拍一下澳門通,一聲“長者”的回應,便確認我是個澳門人。車費是零,同行朋友也挺羨慕的。我們在香港,每程用兩塊錢車費橫行城中,理直氣壯,卻沒多少感恩心情,只慶幸老之已至;昔日上繳的可觀稅款,如今就這一點福利了。在張揚消費主義的社會,人們只用金錢來量度生命。無論在這裡奮發過多少年,一旦與人互道身世,直接交代自己是香港人的,以我所見,其實不多,必先報上祖宗八代所自來的城鄉。這是移民城市的一個特色吧。



    凡自報家門,我一直稱自己是澳門人,大概也是社會心理使然。雖然少壯離鄉,我所熟悉的澳門已然淡出,今天金光大道上的世紀繁華,和我的澳門情懷扞格不入。小時要坐半個小時的渡輪才搖到的氹仔彼岸,上世紀忽然出現一道虹橋的那種雀躍,算是白頭宮女話當年了。而今天第四條澳氹大橋澳門橋高高掛起,老同學隆而重之專誠載我走一回,心底竟波瀾不興,連我自己都覺得有點虧欠,虧欠無數讓小城建設現代化的人。

    我情牽的空間意義上的澳門,就只是那個小得可憐的雖熟悉猶陌生的半島。意識上的熟悉,來自腳步的累積。昔日無論要到甚麼地方,我都可以用年輕的腳步,甚或在暗夜的小城中找到去路。小時弟妹抱恙,奉家長命先到新馬路糧食工會爬上四樓領一張代用券,黃昏再到水坑尾的工人醫療所輪候診籌,來去穿過伸手不見五指的天神巷,再蜿蜒曲折,小心翼翼地一路找到家的方向。少年的同窗摯友住在筷子基,我也可以由那邊一路摸黑走回家去;高中以前,從未到過筷子基。今天,我仍清楚記得堤邊小屋中她的日籍父親、爽朗的母親和待嫁的美麗姐姐。我沒有地圖,沒有零錢,沒有清晰指示,反正長輩就當我們心中早有個澳門大勢,只簡單描述一下,卻從不擔心我們迷路,想起來,奇妙得很。事實自有知以來,我從未迷失過。

    但這並不表示我真的了解澳門。它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我不曉得分辨東南西北,不知腳下這塊土地的前世今生;我們兄弟姐妹的教科書,十幾年來從未改過版,由民國版到香港版的教科書,都沒有任何關於澳門的文字。多年之後,當我為香港的教育出版社審訂中學教科書的內容時,那種細微與詳盡,讓人欣羨與嘆息。嘆息的是,我們那時接受的知識,從未更新過,即是比起上一代,我們並沒有長知識。因此,隨着腳步漸遠,自舊時代走出去,回頭,認知的,仍是舊的東西,也只眷戀舊時的風物人情。當舊的東西漸漸淡出,新的城市格局中,我和現實連線有礙,連叫計程車都不懂。沒有因,沒有果,如見一座浮起的迷宮。我們熱衷遊走於以前熟悉的街頭與角落,例如故居與學校的遺址;熱衷談論小城親故的生生死死,祖宗祖業的去來,而熟悉的臉孔不再。漸漸記憶的色彩脫落,只餘似曾相識的虛怯。沒有一個驗證碼,可以進入那個年代的窗口;我曾踏着它的土地長大成人的那個年代,早已遠去。所有的穿越都經不起考驗。和睽違半世紀的同窗話舊,很快便發現那“舊”甩甩離離,人事幾番,斑駁的記憶,都不可靠。久別重逢的趣味,原來是見證我們在時光隧道中跑了一趟馬拉松,戰衣換上原鄉客的印記,走出隧道,迎來雖熟悉猶陌生的新世界。新興的城市秩序中,斯人獨憔悴。

    失落,是因為新舊之間沒有我奮鬥的印跡,我在時代的鴻溝中缺席了。命運支配着我的來與去。生命中走過的道路都不缺風景,可縈繞心間的,常是故園舊夢。年來和星散的好友一旦重新聯繫,總發現大家的共同願望,是能回到小城相聚,重溫當年青春好時光。矽谷的老同學說,那時發生甚麼事,我都忘了,只記得很快樂。她問:港珠澳大橋要走幾個小時?我便想起那一片寧靜而溫柔的海,大橋讓我們更能親炙漠漠相連的天水一色,每次經過,常遺憾父母未能有生趕及安坐車中享受直駛到家的夢幻感覺。挺超現實的,不是嗎?

    剛過去的冬天,氹仔大學山上的舊友邀我到新中央酒店用膳和觀光,一敘疫後別情。我們都是澳門長大的,都曾經離開過,今天又回到熟悉的新馬路上,坐在古典華麗的西餐廳中,不免回顧昔日原是熱鬧茶樓的碧麗宮。舊生曾說他爸爸以前常和同事中午到那裡飲茶,碧麗宮讓他緬懷父親。我則想起在那裡做買辦的姨父,碧麗宮是他工作最稱心的日子;就是這樣,小城每一處都盛載着彼此的厚厚鄉情。飯後我們登上酒店天台的觀景台,環視四方,舊城一片屋瓦樓房,巷弄千轉,真像個迷宮,不遠處鬼魅地插着一塊大羽毛般的豪華酒店,如碑。輕輕重重,風過無聲。我們興奮地指認道路與建築,彷彿看見小城的前世今生,彷彿看見我們“忙”鞋踏遍新馬路,然後浮海而去,驅車而歸,遽爾便年華老去,笑傲湖山。

    最好的風景原來在天邊。抬頭,放眼,廣漠長空下,是幾百年的天地人間,胸中不由升起淡淡的蒼涼的歷史感。這不就是昔日我們應該人手一卷的地圖嗎?一份澳門地圖,可以讓我們有因有據,時刻知道長大成人的不只是自己,小城也在不斷長大啊!畢竟“變”是世事常道。舊城雖老,藉着多少人的努力,它仍在不斷更新中。

    冬日的下午,天色有點灰暗,只待一抹斜陽,便紅霞映照萬家燈火,是姍姍而上的月兒讀懂了我們的亙古長夢,夢境故成真?無論如何,這一片小小的海角,值得更多的歸人為它鼓掌。深愛小城的老澳門說:這二十五年,是世代澳門人生活得最好的時光。一陣暖流流過心間。於是離開新中央,沿着新馬路,快樂地隨友人到“最香”

    買杏仁餅去。



    吳淑鈿



39

鮮花
3

握手
73

雷人
93

路過
3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