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應提高交響樂的地區影響 古典音樂是文化藝術的重要元素、城市的內涵、民族的靈魂。古典音樂應該受到足夠的尊重和重視。最近,澳門樂團有限公司公開發表二○二四年報,資料顯示:政府補貼金額是七千萬。從公眾留言看到,幾乎是一面倒希望或要求政府應該有更大力度的支持。 澳門樂團和澳門中樂團都是以正規編制營運的職業樂團,自二○二二年二月一日脫離政府成立公共資本企業性質的公司運作,令兩個樂團在經歷“公司化”陣痛過程中,呈現樂季為居民提供職業樂團的文化生活。儘管大家看到樂團的努力,但似乎距離職業樂團正常的軌道還有不少距離,要以國際職業衡量,更是路遙遙。起碼樂團的樂季音樂會,不應幾乎場場請客席樂手,而澳門樂團連首席都欠奉多時。若加大力度支持、有充足資金,有些問題可迎刃而解。期望看到兩支樂團很快真正昂首挺胸站在國際舞台上。 兩個職業樂團對澳門地區的文化藝術發展舉足輕重。在大灣區、甚至放眼全中國,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有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文化藝術與國際接軌、成為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通過國際舞台把中國作品、民族音樂輸出去,有着當仁不讓的責任和擔當。樂團的建設和自身藝術定位要與此相關。在目前城市的硬件軟件上,樂團本身在樂季、國際音樂節、藝術節方面已有很好的平台,能夠合理的、按樂團本身的條件設計和規劃,應該已是大灣區不可或缺的藝團,加上澳門特有的歷史,更是灣區寶貴的文化資源。 澳門除了兩支職業樂團外,還有兩位國際有名的作曲家林樂培和林品晶。前者是首批進入英國權威音樂辭典《格羅夫》兩位華人作曲家之一,後者則是行走於紐約和巴黎,目前還經常發表中、西樂的室內樂或時有樂團作品。能夠發揮這些優勢,澳門可在發展大灣區文化藝術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清 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