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團考察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總部 ![]() 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助澳產業發展 粵港澳媒體了解琴中醫藥發展 澳企:藉“澳門監製”拓商機 “同心築夢 · 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團,今日下午參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和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了解粵澳合作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成果。 助中醫藥海外上市 走進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媒體們通過沙盤展示,全景式領略產業園的發展佈局與風貌。據介紹,產業園目前已搭建起符合中國認證標準的GMP中試生產、研發檢測、產業孵化基地。截至今年二月底,入駐企業一百二十七家,其中澳門企業六十家,園區整體出租率已達百分之七十七,其中產業載體出租率已達百分之九十一,涉及中醫藥、化妝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等領域。 同時,在推動中醫藥海外服務貿易方面,產業園已成功幫助九家企業合計十三款產品獲得莫桑比克植物藥註冊批文,三家企業十一款產品獲得巴西中成藥註冊備案上市許可。 位於琴澳中醫藥文化街的龜鹿寶(珠海橫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澳資企業,以生產、銷售龜苓膏等產品為主,去年正式進駐產業園,改變以作坊為主的生產模式。談到進駐橫琴的初衷,公司董事長李帝斌坦言優惠政策和平台優勢是主要原因。“這裡可以享受十八個月免租期,以及三年內享受百分之七十的租金補貼和裝修補貼,大大降低初始運營成本。”他指出,借助“澳門監製”的品牌信用,未來計劃在澳門開設實體店並借助橫琴跨境電商產業園的平台,開拓葡語系國家和東南亞市場。 促中醫診療數智化 在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媒體團還深入認識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走出去”的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實驗室主任劉良表示,實驗室自去年十一月啟用以來,已建設四大原創科技平台,其中中醫橫琴大模型匯聚涵蓋逾一千億字符的中西醫藥知識文本和臨床診療數據,實現中醫+西醫+中西藥物三大“智能體”交互,創建“人機協同”治療方案,實現中醫臨床傳統診療方式向“數智化”轉變,推進中醫臨床診療現代化,走向世界。 劉良強調,推動粵澳中醫藥合作是實驗室的重要使命之一,目前實驗室已與澳門高校及相關企業開展多項合作。同時,在企業和產品方面,實驗室已完成經營性資產管理平台公司註冊,並根據孵化產業項目成立四家企業,其中兩家為澳門企業。 據了解,今年二月澳門科技大學發佈的澳本堂公司人工智能中醫藥健康e棧(中醫藥機器人)產品,便是實驗室與該校科研團隊合作研發的,該產品通過智能中醫藥機器人終端,一站式完成中醫診斷、中藥推薦和自動沖泡服用。 劉良透露,實驗室還計劃在澳門設立分中心,方便吸納國際各領域人才,並聯合澳門申請相關科研計劃,推動澳門中醫藥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