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個會展團體昨合辦“兩會精神傳達會” 會展業學習兩會精神 倡善用中葡平台對抗外圍挑戰 【澳門日報消息】由澳門展貿協會倡議聯同多會合辦的“兩會精神傳達會”昨舉行,邀請四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澳區委員擔任分享嘉賓。提及中美貿易戰沒有贏家,澳門也難獨善其身,宜學習國家繼續做好提振消費、穩就業等目標,運用自身中葡平台等優勢對抗外圍挑戰。 澳門展貿協會聯同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澳門廣告商會、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澳門會展旅遊業協會,昨上午十一時半假中華總商會四樓舉辦“兩會精神傳達會”。邀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施家倫,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馬志毅、邱庭彪、蔡明威擔任分享嘉賓。 劉藝良表示,如今中美貿易戰升溫,就關稅問題,不少企業均面臨極大壓力。雖然澳門出口美國訂單不多,但本着支持國家政策,很多企業站在同一陣線,寧可犧牲生意。未來要突破,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從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入手。 針對會展業方面,未來必需辦好重大會展活動,推動智慧海關便利制度等。澳門作為中葡平台,會展業在平台中發揮很大作用,建議澳門和橫琴多舉辦“中葡國家商品展”,突出澳門定位優勢和特色。 施家倫建議會展業界圍繞科技創新策劃主題展覽,如人工智能應用展或綠色科技展,借助橫琴資源推動展覽業升級,展示國家最新成果,吸引國際目光,為國家經濟戰略貢獻力量。 馬志毅稱,即使澳門對美訂單份量少,但很容易受消息影響失去經濟信心,建議要學習國家今年在防風險、保就業的舉措,盡量將影響減少。 邱庭彪表示,澳門自身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與合流機遇,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優勢。 蔡明威稱,其實不少在澳外藉人士都很愛澳,透過“兩會”多了解國家經濟,對其在澳發展都有好處。又希望澳門居民能做好本份,做好“民間外交”角色。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