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地圖上的澳門 · 第二輯 (一)



詹姆斯 · 庫克是英國海軍軍官、航海 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七八一年葡萄牙澳門城及其周邊平面圖 (圖片來源:澳門記憶)

一七八四年氹仔與澳門草圖 (圖片來源:澳門記憶)

    一七八四到一九二四年



    地圖上的澳門 · 第二輯 (一)



    去年,筆者用了十期向讀者們介紹了九幅澳門古地圖,但是這九幅古地圖多集中於澳門半島,對氹仔和路環等澳門重要組成部分的介紹有所欠缺。現在,筆者希望通過七期《地圖上的澳門 · 第二輯》,向讀者們介紹氹仔的歷史變化。



    第一幅古地圖是一七八四氹仔與澳門草圖(Sketch of the Typa and Macao),此圖由英國人詹姆斯 · 庫克(James Cook)的船隊製圖,銅版印刷,附有英文圖注,現藏於哈佛大學圖書館地圖部。

    庫克(1728-1779),是英國海軍軍官、航海家,曾三度出海太平洋,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之一。一七七九年,庫克第三度出海,於夏威夷與當地土著發生衝突而喪生。其船隊隨即返程,翌年抵達澳門。當時中國處於清乾隆年間,正值清代盛世時期。

    在行政區劃上,當時澳門隸屬廣東省廣州府,朝廷設立澳門海防同知負責管理澳門。而船隊中William Bligh未經許可,私自對澳門附近進行測繪工作,William Harrison製作了地圖。地圖首次面世於庫克船隊的航海日誌(A voyage to the Pacific Ocean),後來多種書籍均有引用。地圖上方有一個鳶尾花圖案,表示北方。相對於同期的一七八一年葡萄牙澳門城及其周邊平面圖,本圖繪製技術相當精細,澳門半島沒有出現變形。

    可能有讀者認為,Typa指的是今日的氹仔,但是當時的氹仔依然是分散成大氹、小氹和一粒米三部分。其實,Typa指的是十字門一帶的水道,座標為北緯22°9′,東經113°48′,然而這座標測定似乎有誤。同時,地圖標示在大氹島中有村落聚居,相信有當地村民在島上進行農耕、打漁等生產作業。地圖在今排角附近標示“Rocky head”,大概表示此處有大石以供航海之用。地圖亦寫明若有船隻前往Typa一帶時應以該石為方向。此圖製圖者為海事人員,自然會在地圖上標示航海重要引航數據。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黎嘉謙



26

鮮花
73

握手
1

雷人
87

路過
9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