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指導老師:展示學子綜合能力



梁健聰

楊麗華

黃俊鈞

曾煒迪(左二)

    指導老師:展示學子綜合能力

    參賽學生:增史德涵養家國情



    【澳門日報消息】不經不覺,“澳門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已舉辦至第六屆。有指導老師認為,通過參賽可充分展示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則認為,通過參賽,可提升家國情懷。

    梳理脈絡探究歷史

    菜農子弟學校歷史老師梁健聰指出,學生通過參賽能拓寬視野,成為促進校際交流和友誼建立的平台。作為指導老師,在意的不是比賽的輸贏,而是看到學生真正愛上歷史,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獲得前行的力量。太史公司馬遷曾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概括我國的史學傳統,在當今資訊碎片化的時代,通古今的意識,家國情的共鳴,是最重要的歷史素養,僅此與師友同學們共勉。

    澳門浸信中學老師楊麗華稱,已是第六年指導參賽學生。備賽過程中受益良多,從分析歷史影像到解讀專題文獻,從梳理歷史脈絡到探究歷史事件的影響,這些超越常規教學範疇的研習內容,不斷拓寬老師的知識邊界。更令人難忘的是,師生在討論時都會產生新的思維火花,那份教學相長的觸動,正是教育最珍貴的收穫。

    認識歷史增強自信

    鏡平學校參賽學生黃俊鈞說,已是他第四次參賽,賽場上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也見到不少新人,傳承創新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競賽是他夯實傳統根基、涵養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的重要平台。通過多次幕後的備賽以及現場的競技,史德、史才、史學、史識得到持續的進步,讓他對中華文化、中國歷史有越來越強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從初三到高三,競賽一直見證着他的努力、進步與成長。今年是他中學生涯最後一次參加歷史知識競賽,將留下難忘且深刻的回憶。

    夯實個人理論基礎

    勞校中學高三學生曾煒迪稱,去年有幸進入決賽,與各路高手決一高下。回想第一年參賽時已聞該項競賽於中學歷史領域的含金量,但真正令他親身體會到這回事是在去年,當看到自己隊伍的名字和其他學校的知己良朋並列時,興奮不已,期望日後與他們交手。

    其隊伍上屆只獲得一甲獎項的成績,未能躋身決賽三甲,但決賽過程給他留下難忘的回憶。一方面在備賽時感受到澳門史的魅力,推動他去了解更多澳門故事,另一方面在答題環節犯了一系列錯誤,讓他看到了個人理論基礎之不足。今屆是他最後一年參賽,期待未來有更多學弟學妹也能在這項比賽獲取快樂和知識。



73

鮮花
9

握手
14

雷人
35

路過
1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