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中小學教育論壇在廣州舉行 ![]() 三地教育機構簽署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合作倡議 三地卅三校簽智慧教育合作倡議 灣區教育創新論壇穗舉行 【本報記者廣州十一日電】由澳門教青局指導,澳門中西創新學院主辦,澳門中華教育會和廣東中小學校長聯合會協辦的“第二屆數智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教育創新發展論壇”今日下午在廣州舉行。 本屆論壇以“數智賦能 · 灣區共育——粵港澳中小學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範式”爲主題,設有主旨報告、圓桌論壇及倡議書簽署儀式等,吸引逾兩百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粵港澳三地中小學領導及骨幹教師親臨現場。 推動三地教育融合 南博教育集團總校長、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致辭說,主辦是次論壇爲粵港澳三地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共同成長的平台,推動粵港澳三地基礎教育的深度合作與融合。未來,將在香港等大灣區其他城市舉辦。澳門中華教育會監事長、澳門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提到,澳門作爲大灣區重要一員,始終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灣區教育協同創新。呼籲三地教育界應進一步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探索適合灣區特色的教育發展新路徑。 在主旨演講環節,高錦輝以“AI 賦能新篇章——澳門培正中學的教育之路”爲題,闡述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學校如何通過管理思維革新與辦學模式重構,推動校園實現全域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 圓桌論壇環節以“灣區校長們的操心事: 如何辦好一所 AI 時代的學校?”爲主題,邀請中西創新學院教育學院院長李慧勤,澳門教業中學助理校長陳少陽等,圍繞AI時代學校願景與現實差距、AI素養培養路徑等議題展開探討與交流。 論壇上,卅三間粵港澳三地教育機構共同發起並簽署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合作倡議,提出“以數智技術爲翼”,圍繞共建協同平台、技術融合應用、完善素養體系、促進跨境協同、可持續發展等五個方面,共同構建開放、共享、智能的教育新生態。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