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杏林外史)北周武帝早逝新解

北周武帝早逝新解



    關於宇文邕東征北齊時的第一次大病,《周書》云:四年,高祖親戎東討,至河陰遇疾,口不能言,臉(瞼)垂覆目,不復瞻視,一足短縮,又不得行。

    姚僧垣認為:“諸臟俱病,不可並治。軍中之要,莫先於語。乃處方進藥,帝遂得言。次又治目,目疾便癒。末乃治足,足疾亦瘳。比至華州,帝已痊復。”三年後,宇文邕再次出征。“是歲,高祖行幸雲陽,遂寢疾。乃詔僧垣赴行在所。內史柳升昂私問曰:‘至尊貶膳日久,脈候何如?’對曰:‘天子上應天心,或當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萬無一全。’尋而帝崩。”

    簡要說就是宇文邕在進軍中突現語言障礙、眼瞼下垂、一側下肢功能障礙。

    姚僧垣認為皇帝每個臟腑都有毛病,便採用逐一拔除的策略。他首先治療語言功能,一試果然見效,皇帝恢復了說話能力。再治眼睛(或眼瞼)毛病,也迅速得手,龍目重見天日。最後是治療行走能力,同樣得心應手,宇文邕居然短期內就痊癒了!不過,姚僧垣很可能意識到皇帝罹患的是全身多器官疾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純粹屬於延緩病情,對病根的剷除有心無力。於是三年後,當皇帝病情惡化時,已難以進食(貶膳日久),姚僧垣選擇用天命之說作為推託,實際上已提前宣佈了皇帝即將不久於人世。

    多年前,筆者曾就宇文邕的病因做過簡單探討,當時由於資料匱乏,一度認為他患有腦血管疾病,因為神經系統的異常很明顯,比如構音障礙、眼瞼下垂、足不能行。

    當時我覺得腦出血、腦動脈血栓形成導致的腦梗塞都不太支持,畢竟一來患者太年輕,未到發病的常見年齡階段,二來恢復太快,以當時的醫療條件,哪怕神醫也不至於如此迅速藥到病除。於是我曾推測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TIA),然而,最近公佈的考古發現顛覆了我的推想。

    (三之二)



    譚健鍬



84

鮮花
30

握手
93

雷人
52

路過
2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