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跑道 鐵馬泊位直泊改斜泊正在各區整改,但車主與網民反應不一。斜泊是順着行車方向泊入,比較便捷,一句話:更人性化。反對聲音主要是斜泊較佔地方,同一長度地段改為斜泊要減少車位。不精細的估算相信在兩至四個吧,就有不滿聲音? 不滿聲音相信與減少這三、四個鐵馬位只有間接關係,主因鐵馬長期合法泊位不足,故泊位稍有改動,部分網民已先躁動矣。政府提供電單車合法泊位約五萬個,若加上夜間泊車區的二萬餘個,也就是全部七萬多個,但全澳有十二萬部鐵馬呀,可見車位不足程度!故造成稍為改動現時的泊位,便成為眾矢之的。 車位難求,與本地道路資源有限相關。人為生活奔波、也要作息,用車出行都圍繞在生活和工作區,但這些地段都是寸金尺土,再難覓地增加泊車位,正是車位緊張和官民矛盾所在。當然,據當局的看法,近幾年落成不少公共停車場,但電單車的泊車率奇低,有些不到百分之十!但必須看到,有些停車場位置偏遠的因素。 車多位少似是難解的結,車位不可能追逐車的增長數量,如同以有涯追逐無涯,故要轉換跑道,集運公交始終是城市出行的有效解決方案。 斯 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