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員冀推動公共停車場增設半小時收費模式 委員促停車場增半小時收費 硏設單車自願登記系統便管理 【澳門日報消息】多名委員期望當局未來在公共停車場增設半小時停車收費模式。 委員梁露欣表示,望信樓停車場日前啟用並推出半小時收費模式,建議相關部門推動澳門公共停車場改為半小時收費,相信有助鼓勵更多人使用公共停車場,提高流轉率。同時,期望當局繼續完善公共停車場的停車環境並增加指示燈,鼓勵駕駛者將車輛停放在公共停車場。 重推電單車月票 委員葉詠康期望當局持續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研究在其他泊車率較低的停車場,引進半小時收費制度或其他多元的收費方式,如在北區的望德樓停車場、長者公寓停車場和祐漢公園停車場等。同時,研究於電單車泊車率長期偏低的停車場,以非指定泊位、定期重新抽籤方式,重新提供或試行電單車月票,既兼顧車位流動性也提高電單車駕駛者使用停車場泊車,有效利用公共泊位資源。 委員陳家賢稱留意到部分單車使用者未按《道路交通法》要求安裝照明裝置、聲響器等必要安全設備,並存在逆向行駛、行人道騎行等違規行為,認為政府可考慮設立單車自願登記系統,讓車主完成簡易登記後獲取二維碼並張貼於單車上,以便管理。同時,從社區宣導及執法層面加強駕駛者的守法意識,保障道路不同使用者的安全。 優化東北區巴線 副召集人陳茵茵表示,可預視未來東北區及新城A區B地段一帶交通出行配套需求增大,期望當局盡早向公眾公佈該區交通路網、步行動線及公交出行規劃及配套、經屋地下停車場及商舖的使用及租賃安排等,減低居民遷入時的不便;同時,隨着置換房開放參觀及新一輪長者即將入住長者公寓,當局應加快推動優化整合東北區巴士路線及P地段巴士站的投入使用,便利居民公交出行。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