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杏林外史)北周武帝早逝新解

北周武帝早逝新解



    在南北朝結束、中國重歸統一前夕,有一個人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那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任皇帝,十七歲繼位,韜光養晦,偽裝傀儡,隱忍權臣兼堂兄宇文護,直到二十九歲,發動政變一舉殺死宇文護。掌權後,宇文邕大刀闊斧、銳意改革,國力猛增。

    建德四年(五七五年),宇文邕率軍討伐北齊,直指河陰,接連攻克了數十座城池,最後因自己生病不得不放棄進攻,班師回朝。北齊元氣大傷,岌岌可危,再也無力與北周抗衡。次年,宇文邕大軍攻克北齊重鎮晉陽。五七七年,北周入鄴,滅北齊。從此,他們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為後來的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當時西北的突厥勢力強盛,滅齊後的宣政元年(五七八年),宇文邕率軍分五路北伐突厥。

    這一次,宇文邕又在親征途中病倒了,同年六月,他病情加重,回到洛陽當天就病逝了,年僅三十五歲。宇文邕死後的謚號為武皇帝,廟號高祖,歷史上一般只有開國皇帝才能享受如此崇高的廟號,可見世人對他文治武功的無比景仰。

    關於宇文邕的死,《資治通鑑》是這樣說的:癸巳,帝(宇文邕)不豫,留止雲陽宮;丙申,詔停諸軍。驛召宗師宇文孝伯赴行在所,帝執其手曰:“吾自量必無濟理,以後事付君。”是夜,授孝伯司衛上大夫,總宿衛兵。又令馳驛入京鎮守,以備非常。六月,丁酉朔,帝疾甚,還長安;是夕殂。

    三年前宇文邕討伐北齊的途中就曾患病而返,這次發病是否是當年的病情延續?作為一個春秋鼎盛的青壯年,他得了什麼病?《周書》記載過一位叫姚僧垣的名醫生平。此人是探索宇文邕死因的第一把鑰匙。因為,五七五年宇文邕親征途中患病,作為御醫,姚僧垣不僅是親歷者,而且用高超的醫術挽救過皇帝,延緩了他病情。否則歷史可能改寫。

    (三之一)



    譚健鍬



52

鮮花
31

握手
62

雷人
56

路過
7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