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語”紛紛 《逸周書 · 周月》:“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由此可見,清明這節氣處於春夏之間。我國有清明踏青、掃墓的習俗。關於清明,杜牧有詩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間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寫得怎樣,我不是詩人,無從置喙,不過明人謝榛就開腔了。他說:《清明》詩曰:“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此作宛然入畫,但氣格不高。或易之曰:“酒家何處是,江上杏花村。”此有盛唐調,予擬之曰:“日斜人策馬,酒肆杏花西。”不用問答,情景自見。 以我讀書的習慣,往往聽其音,不問其義,譬如這首詩,就是一例。坊間常有人說:“留待拜山才說罷!”為何平時不講偏要拜山時講?其潛台辭是:“你同鬼講吧!”我這樣說並非無因。事緣我讀書不求甚解,我還以為詩是說:“清明時節語紛紛。”因為平時很多積壓在心中的話,很難找得一位知己申訴,事關世途險惡,與其守身如城,不若守口如瓶。惟是留待清明對鬼講,因為鬼不是人,祂不會把你的話對別人說。 有見及此,我把杜牧的原作改一改,反正他是古人,我怎樣改,祂不知,況只是改一個字,曰“清明時節‘語’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後兩句要改的話,應是:“借問酒家何處有?就近藍屋靠西墳。” 西墳有沒有“酒家”?以人的視野所及是沒有,不過掃墓上墳的孝子賢孫,肯定不乏佳饈美酒供奉,連有三妻二妾的齊人也日醉夜醉於此可知。 清明時節雨紛紛,以今年天氣來說,未必準確,但“語紛紛”可以肯定。大家不妨把牢騷盡發,因為只是對鬼講而已。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