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奕龍 ![]() 嘉賓主持研討會開幕儀式 ![]() 呼吸道疾病研討會吸引大批醫療專家出席 內地港澳台專家學者研討終結流行 本澳結核病發病率大降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胸肺病暨防癆協會於日前(三月二十九日)假澳門銀河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二〇二五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暨澳門呼吸道傳染病研討會”,邀請廿九名來自內地、香港和台灣地區專家學者,以及本澳近兩百名醫療人員出席參與,就促進結核病防治工作深入交流,冀攜手終結結核病流行。 制定消除目標指標 衛生局長羅奕龍致詞時表示,當局全力推進《健康澳門藍圖》實施,貫徹“以居民健康為中心”理念,將健康元素融入所有公共政策中,達至“健康澳門二〇三〇”目標。在重大傳染病防治方面,特別是結核病,已制訂明確消除與控制目標及指標。自回歸以來,在國家大力支持及特區政府堅强領導下,澳門嚴格遵循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結核病控制策略,結合本澳實際情況,全面加強結核病預防、治療、診斷和護理,推動全社會參與,達致“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防治目標。 治癒率高達九成三 他強調,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本澳結核病防治工作成效顯著。發病率由回歸前的每十萬人口有一百〇三人,大幅下降至二〇二四年的每十萬人口有四十二人,降幅達五成九,年遞降率約百分之四。治療覆蓋率、成功率及治癒率分别達到百分之八十八、九十五及九十三,維持在高水平,且本地耐多藥率穩定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然而,面對人口老化及流動性增加等新挑戰,澳門特區政府正加強結核病防治體系建設,加強重點人群及高危人群的篩查和預防性治療,以及耐藥結核病管理,以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及“十五五”規劃啟動的關鍵之年,澳門特區政府期待進一步深化與國家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共同推進結核病防治工作,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共築無結核病的未來。 會長任立峰則表示,澳門胸肺病暨防癆協會自二〇〇六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提升本澳結核病診療水平,通過舉辦各類學術研討會和培訓活動,促進本地醫療人員與國際專家的交流。協會將繼續積極配合特區政府開展社區防治工作,冀為提升本澳結核病的防治水平貢獻力量。 提前篩查減少發病 在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就結核病防治的最新發展及經驗分享。其中,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講解結核病從低流行到流行消除相關內容,指出要短期消除結核流行,除主動發現個案、對高危人群展開預防治療外,還須綜合新的工具如新疫苗、新藥、新診斷工具等;中國防癆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成詩明介紹結核潛伏感染篩查關口前移新策略,認為潛伏結核感人群是活動性肺結核的潛在“儲水池”,提前篩查和管理可減少發病人數,建議多部門合作和分工負責,針對高危和重點人群進行主動篩查和預防性治療,及早阻斷傳播鏈;另外,國際抗癆暨肺疾聯盟國際顧問、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及西太平洋地區顧問江振源分享貝達喹啉(Bedaquiline)在結核病治療現況及展望,介紹短程耐藥治療方案BPaIM,該方案把原來十八個月療程縮短至六個月,大大提升治療完成率和成功率,但需要注意臨床監察。 此外,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榮譽顧問梁子超講述結核潛伏感染治療;湖北省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周麗平匯報湖北省耐藥結核病防治進展以及台灣地區的專家介紹耐多藥結核病的精準醫療、全人照護、精確管理和潛伏結核感染(LTBI)預防治療在台灣地區的進展等。 全球病亡125萬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二〇二四年十月發佈《二〇二四年全球結核病報告》,二〇二三年全球估計有一千〇八十萬人罹患結核病,確診新發結核病患者約八百二十萬人,有一百二十五萬人死於結核病,創下自一九九五年世衛組織啟動全球結核病監測以來新高。今年是第三十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也是國家發佈《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二〇二四至二〇三〇年)》實施後的首個防治日。 出席嘉賓還包括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處長王惠杰,中國防癆協會副理事長成詩明、鍾球,以及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副院長李偉成,鏡湖醫院常務副院長李鵬斌,科大醫院院長霍文遜,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彭蓬光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