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零 電子秤所顯示的數值異常,多出來的幾克糖、鹽,讓剛出爐的麵包口味有了偏差,但麵包畢竟是麵包,甜或鹹了仍可以填飽肚子。於是誤差就這樣一直維持着,甚至逐漸增加,直到配料的比例嚴重失衡,在高溫烘烤過後,麵包無法成形,飢餓不能消除時,才意識到問題存在。 按說明書上的步驟進行校正,顯示屏上的數值時大時小,突然又閃現些無法解讀的符號,既非數字,亦非字母,是錯誤,也是病徵,明明電子秤上空無一物,但彷彿壓力還在。壓力之下的我們,大概也像是個電子秤,負擔過重讓情緒出現了偏差,明明是甜甜的快樂事,卻只覺得平淡,而對於焦慮與不安,又異常靈敏。事實與認知的差值持續擴大,最終電子秤測不出輕重,人分不清喜憂。 機器能夠重置,生活未嘗不可。好不容易,顯示屏上的數字終於歸零,正打算測試之際,又因好奇心驅使,想要知道電子秤所能承受的極限,於是堆放的重物越多,數字便跳升得越急,而內心越是興奮。這興奮的感覺以前也有過,當發現遊戲機的計分欄是個四位數後,兒時的我同樣對所謂的極限感到好奇,想知道分數突破了最大值之後會怎樣,於是沒日沒夜地闖關,不斷刷新得分紀錄,終於分數在超越“9999”後,又從零開始重新計算。 以為現實生活跟遊戲差不多,突破了極限便是通關或解脫。但當電子秤所顯示的數值越過極限時,新一輪的記數並沒有如預期般開始,數值沒有歸零,壓力沒有消失,反而又是出現許多無法解讀的符號,在呻吟,或在求救。不堪負荷的機器故障了,人大概也因此而病倒,不卸下重擔,機器則無法進行校正,不放開對於極限的執着,則無法回到原點,無法感受那些簡單的快樂與哀愁。 林 格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