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拾光者記)無聲的承擔

無聲的承擔



    公司舉辦團建活動。按慣例,報名人數不足時,就得從未婚同事的名單中抽取。同事甲揚言這不公平,如果一直不婚,那就永遠都擺脫不了被抽中的宿命。有家庭的同事乙回覆道:“沒辦法啊,我們要照顧家庭。”同事甲反駁:“那我也要照顧家庭啊(上有長輩)。”

    對話就此結束,未婚同事抽籤的慣例也依舊延續至今。作為未婚同事中的一員,我深知媽媽們的不易,也只能自嘲,被抽中就是年輕的代價啊。然而,最近讀《愛的對談》時,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作者認為已育的跟未婚的女性之間的友誼,往往以後者對前者的包容來維繫。“我們經常被告知,沒有孩子的人無法想像這一切。如果我有朋友在經歷這些,作為愛她的朋友,我應該盡可能多地給予同理心,因為這是她應得的……而問題是,這樣的關懷鮮少被給予沒有孩子的女性。”

    回顧生活,確實單身的女性會為已婚的朋友們提供更多的遷就。比如考慮到媽媽們更緊湊的私人時間表,聚會地點跟時間也會更遷就她們。面對聊天時的家庭壓力吐槽,未婚一方也只能默默提供情緒價值。即使聽着對方的抱怨,也只能當一個沉默的情緒垃圾桶,不敢有絲毫質疑。

    這種不平等的互動模式,反映了社會對不同生活選擇的價值判斷。已婚已育被視為正常且理所應當的人生選項,因此衍生的辛勞和犧牲被賦予了崇高意義,理應得到他人的體諒。對於未婚者,時間就不那麼寶貴,照顧年邁父母的責任也成為了“隱形的付出”。

    也許,我們也要重新審視這種價值判斷的合理性。每個人肩上的重擔各有不同,卻同樣值得被認可及重視,每個人的時間都同等珍貴,不應因生活方式的差異而有所區別。



    木    芹



17

鮮花
23

握手
32

雷人
22

路過
4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