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網約車解決出行難 唐 嘉 在剛過去的新春假期,輿論指出,解決居民和旅客的出行,大多都依靠公共巴士,儘管小城以旅遊城市自居,街道上有很多的士行走,但在網絡上經常見到帖文,反映在召喚車APP中、電召的PLUS時,召喚車輛都十分困難,使行旅並不暢順,與澳門推廣成為旅遊城市極不配合。 茶友老鄧談起他近日在巴士見到的一幕,有位看來是遊客,拖着大型旅行喼上車,車廂內裡擠滿乘客,車上卻沒有擺放行李地方,旅客索性把行李放在通道上,此舉妨礙了其他人,情形十分尷尬。老鄧見此情况,也怪責巴士連擺放行李地方都沒有,枉稱旅遊城市,建議巴士公司增設停放行李地方。雖然巴士車廂內是有停放包裹的鐵架,讓乘客安放行李,但裝設位置不妥當,形同虛設。又或者車廂過份擠迫時,車長可限制攜帶大型行李上車。 小城的交通工具不均勻,巴士過份擠擁,居民乘搭巴士有愈來愈難勢頭。例如在關閘口岸的十七號巴士,在站前列明到大三巴牌坊最接近的站點,吸引內地旅客一湧而上,沿途本地人乘車卻大受影響。而有部分的士,不願服務舊區,在高峰時間卻無法接載“打的”的旅客來看,有外地遊客來澳,都期望澳門能順應大流,增設“網約”車,配合科學監管,使到外來旅客行程更為順利。 在旅遊事業日益發展,本澳交通工具愈來愈緊迫之際,社會上期望政府能想辦法解决。至於居民和旅客一直期盼的“網約”車,據媒體透露,當局仍未有半點風聲透露會否開放。政府表示修法困難,但民間反映應及早開放“網約”車,可作為公共交通有效補充。 事實上,曾經有旅遊經驗的朋友都表示,在日本或其他東南亞地區,租車自由行或網約“打的”都十分方便。例如筆者早前和家人到佛山旅行,網約打的,輕而易舉,使到行程非常暢順。 前任特首賀一誠曾就網約車議題回答傳媒,指出由於法律限制,若推出網約車,需要修改許多法律限制。只要開放網約車,居民都願意等下去。而發展網約車是大勢所趨,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舉措,讓內地旅客來澳後,能使用同一手機應用程式“打的”,體驗出行便利。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