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謝的玫瑰 玫瑰, 在我歌唱以外的,不謝的玫瑰, 那盛開的,芬芳的, 深夜裡黑暗花園的玫瑰, 每一夜,每一座花園裡的, 通過煉金術從細小的 灰燼裡再生的玫瑰, 波斯人和阿里奥斯托的玫瑰, 那永遠獨一無二的, 永遠是玫瑰中的玫瑰, 年青的柏拉圖式花朵, 在我歌唱以外的,熾熱而盲目的玫瑰, 那不可企及的玫瑰。 ——博爾赫斯《玫瑰》 二〇二一年暮春,我在廣州從化的山野間行走,友人說起這裡剛剛有一株由世界玫瑰協會評選的七位玫瑰大師之一的王國良教授親自選種,中國原生的古樁“玫瑰王”在名為“天人山水”的大地藝術院落戶。山野間本來就生長着眾多美好的玫瑰品種,“玫瑰谷”的芳香嫋嫋,如此一來,這裡便是名副其實的“玫瑰莊園”了。恰逢情人節期間,遊人紛至遝來,在花間流連,真是一派人隨花好,花與人宜的景象。 這千百年來,玫瑰應該是世界上最具殊榮、最偉大的愛情之花了,如果沒有了玫瑰,西方人簡直都不能談戀愛了,情人節也將失去愛意的漫天泡泡和芬芳。實際上在中國,玫瑰在古代並不被重視。這是為何呢?因為中國古代的雅士文人覺得玫瑰太俗,不適合佩戴;《長物志》中有言,玫瑰“實非幽人所宜配”,因其“花色微俗”,也就是說熱愛植物格調淡泊、高雅的中國故人對玫瑰不太感冒,它長得有點艷俗,不夠莊靜。 然而,玫瑰的魅力是勢不可當的,特別是玫瑰身上象徵愛情的意義相對固化後,世界範圍內對玫瑰孜孜不倦的雜交、栽培、移植,迄今已有數千個品種,在世界各個角落散發着香味,為人們帶來愛情和熱望。前些日聽朋友說起“天人山水”之後也會擁有自己的植物品種研發中心,會研發和培育一些新的玫瑰品種。而我作為詩人也將有幸為其中一種玫瑰命名——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好了這種玫瑰的名字了,想像着世界上某個地方有人捧着它,對心愛的人說出自己的心語,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情啊。更浪漫的應該是在生長着玫瑰的山谷中漫步,精心培植的玫瑰將一年四季長開不敗,它不僅記錄着中國原生的野生玫瑰是如何演化到今天,還將是無數新奇的玫瑰品種的聚居地。 有意思的是,在西方,玫瑰還有另一個寓意不太被人知曉。“sub rosa”這個拉丁成語意為“在玫瑰花底下”,意思是“嚴守秘密”。在何種語境下看到玫瑰要嚴守秘密呢?比如你做客時看到主人家桌子上方畫有玫瑰,就明白在這桌上所談的一切均不可外傳。在古代德國的宴會廳、會議室、酒店餐廳,天花板上常刻畫有玫瑰花,就是用來提醒與會者守口如瓶,不要把玫瑰花下的言行透露出去。 這個典故其實是起源於羅馬神話中的荷魯斯(Horus)撞見愛的女神“維納斯”的情事,她的兒子丘比特為了幫助自己的母親保有名節,於是,給了他一朵玫瑰花,請他守口如瓶,荷魯斯收下玫瑰後緘默不語,成為了“沉默之神”。這似乎也可以視為另一種關於愛的故事。玫瑰就意味着保護和愛,無需言語,只管沉默。 無論在何地,人們需要情人節,需要玫瑰,也許是因為愛需要被傾訴,愛也需要適時的沉默。每當我走過不同地方,看到各地的玫瑰花盛放,就會想到那麼多心中懷着愛的人將紛至遝來,不需要過多的言語,總有一枝將說出 他們的愛意。 馮 娜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