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 (apple繪) 小學成長的關鍵詞 近來,總喜歡翻閱寫給孩子的成長日記,一頁一頁從出生寫到小學畢業。回想起二三月,各大學校都在開放與招生,家長們也都在選擇心儀的幼稚園或中小學,紛紛奔走相告哪家開始開放日、哪家開始報名、哪家開始面試、哪家已放榜…… 在了解這些前,不應忽視的幾個關鍵詞,能讓孩子適應學校生活,特別是上小學之前,就學會要如何適應學校生活,有些能力是越早培養越早準備越好。 第一是“生活作息好”。上小學後,孩子的生活作息會有明顯改變,要早起早睡,每一節課要坐在課室裡四十分鐘,因而家長應教導孩子養成有規律的作息,讓孩子能夠比較快速適應新的生活節奏。 第二是“獨立能力”。如穿衣、整理書包和書枱、獨立洗浴如廁等。 第三是“社交能力”。小學的孩子需要和更多的同學互動,要提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更加自信地面對新環境。第四是“愛閱讀愛思考”。閱讀是小學學習的基礎,親子共讀、睡前或是晚餐後一起讀書,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 第四是“身體健康”。小學生活中,孩子需要有充足的體力支持,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確保身體健康。 第五是“建立好習慣”。小學的孩子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幫助孩子做好學習計劃、訓練注意力集中,都非常有必要。 第六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家庭關心與教導孩子,孩子在學校的適應能力就更強。 第七是“減少網絡使用”。隨着科技的進步,孩子在網絡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避免剛上小學的孩子接觸網絡容易沉溺其中,家長需要控制孩子使用網絡的時間、用途。 第八是“配合學校教育”。學校教育非常重要,家長應該與學校密切配合,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給予孩子適當的支持和鼓勵,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成長,為中學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九是“廣泛的興趣愛好”。家長在幫助孩子從入小學開始養成興趣愛好,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潛能,拓寬視野,輔助校內外的學習生活。 無論有無關鍵詞,家長為孩子從小打好各方面的基礎還是有必要的,等孩子到了中學,家長孩子都輕鬆。 安娜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