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龍喉火藥庫於一九三一年爆炸 (圖片來源:澳門檔案館) ![]() 政府公報提到了撫恤金事宜 (圖片來源:澳門檔案館) ![]() 火藥局附近成廢墟 (圖片來源:澳門檔案館) ![]() 工作人員處理爆炸後的廢墟 (圖片來源:澳門檔案館) 二龍喉火藥庫爆炸 早前提到葡人建立了東望洋火藥局,後來火藥局搬往二龍喉附近。火藥局搬遷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先從東望洋火藥局談起。顧名思義,東望洋火藥局當然和東望洋山有關係。先前已通過古地圖和政府公報確定火藥局處於得勝斜路,大約位於金融管理局對面。一九一九年,澳葡政府在二龍喉附近興建一個新的火藥局,啟用後東望洋火藥局便遷往該處。 東望洋火藥局搬遷至二龍喉後,便改稱為“二龍喉火藥局”。當時的二龍喉是一片花園,澳督官邸二龍喉宮亦坐落於此。事實證明,火藥局就是一個定時炸彈,總有一日會爆炸。一九三一年八月十三日清晨,正值夏季高溫,火藥局因未能及時降温,導致火藥起火燃燒爆炸。一時間,二龍喉宮遭到破壞,有私人房屋被炸得粉碎,火藥局附近頓成廢墟。翻查報章報道,爆炸發生後警察、消防和軍隊等立即趕往現場控制火勢,有效避免了二次災害的發生。當日下午三時,澳葡政府召開會議,決定為遇難者舉行葬禮,並向家屬給予撫恤金。翌日,葬禮舉行,眾多澳門居民前來悼念。 災後處理工作隨即展開。同年九月,一份政府公報提到了撫恤金事宜,澳葡政府認定在爆炸中喪生的稽查私家工程委員施利華(Henrique Ciriaco da Silva)是因公殉職。特此,每月向其遺孀施格仙士(Cresência Marin Córlova da Silva)發放撫恤金,以保障其生活。一九三三年,鏡湖醫院舉行追悼救國陣亡將士並設萬緣附薦壇大會,共設六座追悼壇,第六座即為這次爆炸和台山爆炸而作。 這次爆炸引起了人們的反思。報章直言:“現在問問你自己,誰應該為允許在那個地方建造一個火藥庫負責,而且距離另一個火藥庫如此之近。”最後,火藥移至氹仔,避免悲劇重演。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黎嘉謙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