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激發學生興趣 促學習積極性

    激發學生興趣  促學習積極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做事情,有興趣,才能做得好。同樣,在學校的教學任務中: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第一要素。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於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顯然具有關鍵作用。這一觀點在教育界應該是共識。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應當是教師在日常教研過程當中,了解並着力思考的問題。近期筆者因為在一所中學臨時代課,重返教壇,對以上認識,感同身受。為此試圖通過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經驗,從自身角度認為行之有效的做法,對這一任教教師的共同探討的話題試圖拋磚引玉、恐怕拙筆難全,不當周全之處,還望商榷指正:

    一、互動交流

    課堂教學是建立互信的師生關係的主要途徑,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就是教與學的相輔相成,即教師的輸出和學生的吸收回饋過程。反過來也促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互動交流的目的:溝通而建立互信,了解而利於教學,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只有通過這種課堂師生互動,才能讓學生參與其中,提出問題,讓教師有效把控教學的進度和深度。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教案時要注意每節課一定要盡量留足課堂的師生互動時間。

    二、鼓勵表達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語言要有啟發性(課堂上可採用鼓勵及激勵的語言),以啟發鼓勵學生勇於提問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老師要及時認可。通常做法上,比如課堂練習,我會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只要學生有想法,就予以鼓勵說:“不怕答錯,知改就好,就是進步”,充分給予鼓勵和肯定,激勵學生,為學生創造一種躍躍欲試的參與氛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自信心和上進心,誘發潛能。這樣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特別是對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力爭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勇敢舉手,讓每個學生都從心裡真正自覺到:“我行且我能。”

    三、以舊引新

    任何新知識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對新知識的感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入戲,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以舊引新,抓住導入環節,注重層次,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接觸課本裡的新知識,逐步引導學生入戲。即適度做好對舊知識的過渡銜接傳授,體現了教學知識適度重複(但是不能過度,以免學生不勝其煩),符合知識遷移的規律。

    四、創新教學

    基礎+創造=優質教育,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教學理念,也可以說是我們教學的目標。所以:

    1.教案設計上盡量以與學生年齡特徵相適應的生活化的方式呈現要教的教學內容,把“創新”始終貫穿於教學上。

    2.利用多媒體、板書等多種形式的教授方式,從多方面刺激學生學習慾望。

    3.兼顧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用生動語言使學生覺得上課不乏味,直觀有趣。

    4.練習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即問即答等互動性強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成就感和興趣。

    教師對學生的教導要以情傳情,以情激情,從而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領會學習的樂趣。部分學生之所以不在狀態,對學習漫不經心,成績不佳,我認為這就是學習對他們沒有吸引力,上課只是敷衍了事罷了。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興趣了然,那縱使教師“才華橫溢”,最終也是徒勞無功。

    五、主體意識

    眾所周知,人從事各種活動的目的和動機皆來自於需要。動機是需要的表現,是推動人們活動的動力。反映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們要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中要想方設法闡明所學知識與學生未來的生活和發展利益攸關,盡量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的切身需求,因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教師的角色意識和教育觀念必須轉變,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要採用討論、問題、活動式授課方式,必須改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趕時間而包攬包辦的現象,不是自己和盤托出,而是循循善誘,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共同探討和研究,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進去,促進學生的主體意識。

    六、目標期望

    俗話說“沒有笨的學生,只有笨的老師”,所以,教師要了解、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他們的特點,量身訂造,與學生一起設定應該能夠達成的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並且時時檢查和調整,指出不足,鼓勵進步,讓學生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就,對學習增加興趣、動力和積極性。

    通過上述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較為有效。總而言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揮興趣的導向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願望、動機、態度加以重視和培植,努力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發自於內心的熱愛,不但要成為知識的好之者,還要成為學習的樂之者!



    退休教師  金建平



39

鮮花
90

握手
75

雷人
58

路過
4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