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尋根 · 戰爭故事 之所以參與這次粵北行,其中一個原因是行程包括南雄。南雄是我從未到過,既陌生又熟悉且印象非常深刻的地理名詞。姨母與母親來自南雄,外祖父是當地的地主兼煙草商。有關南雄的家庭敘事,最令人難忘的,是日軍侵華,由北向南推進,引發南雄和韶關人南下逃亡潮的故事。當時父親在南雄經營一間賣炭小店,拿起一根扁擔兩個籮,把幾歲大的大哥放到竹籮上,另一個籮放逃難家當,挈婦將雛,行行重行行,長途跋涉回澳門老家。那時澳門因葡萄牙在二戰期間保持中立,沒受到日軍鐵蹄直接蹂躪,成了難民湧入地,遍地餓殍。回澳門後不久,大哥病歿,連同走難前在南雄夭折的二哥,對母親造成終生難以恢復的打擊。顛沛流離,貧窮和醫療落後,是那時代的悲歌。 姨母幾乎絕口不提南雄舊事,估計有太多傷痛回憶。她曾是外公田產與財務管理的第一把手,精明而韌性,是個女強人。她帶着兩個女兒來澳門後當流動小販賣水果,後往香港打工。多年來兄弟姊妹和表姐們都議論什麼時候一塊兒到南雄走走,但總“夾不到時間”。長輩們一個個消失,如今我們成為快將消失的長輩,回鄉尋根的動力需要激情支持。這一回,我希望自己和家姐權充先頭部隊,日後再組一支老人團。 珠璣巷是南雄行的目的地。時間所限,梅關古道不去了。進入珠璣巷,在百家姓牆上,我了解自己、夫家、外祖的姓氏源頭:穎川陳氏來自河南許昌,姓劉的外公來自山東諸城,夫家出自甘肅平涼……然後我甩隊,一直向前疾走,尋找各宗親祠堂,一邊遐想當年有一支部署南下抗日的軍隊,曾在外公的大宅及劉氏祠堂內紮營一段時期,期間發生了一段哀婉纏綿的愛情故事。男主角不肯當逃兵也沒有守諾回來迎娶:部隊的任務是上戰場,他殉國了。 (粵北尋根 · 三 · 完) 沈尚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