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粵景區人氣旺 賞花遊受捧 “請到廣東過大年”文旅活動火熱 粵4A景區三天引客逾870萬 【本報記者廣州卅一日電】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佈,春節假期三天,緊扣“請到廣東過大年”主題,廣東精心組織一系列別具嶺南韻味、民俗特色濃厚的文化旅遊活動,積極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全省假日文化和旅遊市場運行平穩、安全有序。三天來,廣東四A級及以上景區接待遊客超過八百七十萬人次,較去年假期同比增長超過百分之四。 激發假日消費活力 廣東各地充分挖掘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形式多樣開展喜慶熱烈、年味濃郁的迎新春文化惠民系列活動,同時圍繞“請到廣東過大年”文化旅遊品牌,各地依託文旅特色打造節日場景,推出多項文旅產品,點燃群眾春節出遊熱情,激發假日文旅市場消費活力。 一是豐富高質量文化展演。佛山市開展“觀福運 · 品藝術——第二屆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總計九十五個藝術項目由來自三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六十五組參展藝術家共同呈現,為公眾帶來一場高品質、在地性、國際化、多元跨界的藝術盛宴。惠州市邀請專業演出團隊為羅浮山景區量身打造《道醫濟世》祈福版情景劇,現場表演英歌舞、舞獅、舞春牛等經典民俗節目,全面展示地方文化的獨特魅力。茂名市舉辦“當紅巳竇州:大型國風迎春晚會”,給群眾帶來京劇變臉、英歌舞等經典演出。 深化文化惠民樂民 二是深化文化惠民樂民。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精心策劃“新春花色‘閱'會”新春特輯活動,同小朋友一起探索春節習俗的秘密,受到家長們廣泛歡迎;汕頭市在東海岸公園推出戶外營地音樂會,持續開展流行樂、鄉村民謠、電子舞曲、非遺表演、古典舞等類型的戶外音樂展演;河源市推出“河源非遺鬧新春 · 萬綠湖光映福年”主題活動,在萬綠湖風景區碼頭廣場推出香火龍、春牛舞、鯉魚舞等民俗活動。 三是創新推送線上服務。廣東省博物館開展“漆木尋蹤——潮州木雕實景解謎遊戲”活動,以“潮州木雕”展覽內容為基礎,結合手機端APP,將文物和文化闡釋藏於故事情節和AR、多媒體技術中,以線上技術+線下展廳聯動,實現沉浸式觀展新體驗。廣東省文化館推出“粵新年 · 福蛇至”數字文化推廣活動,以微信視頻號、微信公眾號和“文化在線”廣東公共數字文化聯盟平台為主陣地,圍繞“文化推介官”、“藝起秀才藝”、“藝起探好課”等板塊,策劃了各種有趣又有“料”的新春活動,將濃濃的年味融入活動中。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