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腐”時代 “腦腐”一詞於二○二四年成為牛津字典的年度代表字,標誌着現代社會對過度接觸數位內容影響的關注日益提升;“腦腐”指因過度消費瑣碎或無挑戰性的內容(尤其是網路訊息),導致個人心理或智力狀態惡化的現象。 兒童及青少年醫學專家巴特博士(Dr. Courtney Batt)指出,“腦腐”與其他成癮行為(如酗酒和吸煙)相似,會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當我們滑手機觀看社群媒體平台持續推送的短影片或帖文時,大腦分泌多巴胺產生短暫愉悅感,進而強化這種行為,使人更難以自拔。這種“即時滿足”的獎勵機制不僅容易讓人上癮,更會導致注意力渙散、認知功能退化。儘管無意識地滑手機能暫時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焦慮與壓力,但這無助於根本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悄然惡化心理健康。 “腦腐”的特徵包括專注力下降、社交孤立、難以專注當下,以及對日常壓力感到不堪重負。長期接觸低質量內容還可能引發睡眠困擾、易怒、焦慮、情緒低落,以及對浪費時間的內疚感。儘管這些症狀不屬於醫學診斷範疇,但它們清楚警示:過度消費瑣碎資訊會損害認知和心理健康。 在現代社會中,“腦腐”現象已不再侷限於特定年齡層,而是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包括學生、家長、教師,以及你我。家長和教師常為孩子沉迷網路和社群媒體而憂心忡忡,卻往往束手無策。無論是限制上網時間、切斷網路,還是採取其他干預方式,這些做法常常引發親子衝突,甚至成為對立的根源。然而,當家長試圖管控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是否也曾反思自己的行為?當告誡孩子不要滑手機時,自己是否正一邊說教一邊瀏覽社群平台?是否曾使用“電子奶嘴”——為了讓孩子安靜不鬧、乖乖用餐,而遞上平板或手機播放影片? 在家庭層面,一些簡單措施就能有效改善過度依賴電子產品的現象。例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數位靜默時間”,全家人一起放下電子設備,專注於其他活動,如聊天、桌遊、拼圖、下棋、伸展運動或練習樂器等。這些活動不僅能促進家庭互動,還能讓思緒暫時從電子世界中抽離。設立特定時間或空間作為“無電子設備區域”(如用餐時禁用電子產品),有助於將電子設備的影響降至最低。閱讀實體書籍也是對抗“腦腐”的有效方式,相較於碎片化的數位內容,閱讀需要持續的專注力,能激發大腦進行深層思考,有助於恢復理解複雜思想的能力——這些都是“數位排毒”的良方。“數位排毒”指暫時遠離或停用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等數位裝置,以減少對網路的依賴。 “腦腐”現象反映了電子產品在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以及我們對其的高度依賴。然而,每個人都能透過反思生活方式,重新定位科技在生活中的角色,採取簡單而有效的行動,讓科技成為輔助工具而非主導力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逐步遠離“腦腐”,回歸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狀態。 澳門心理學會 逆 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