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總粵辦昨總結去年工作 收集居民建議 及時調整政策 街總粵辦倡設常態溝通機制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昨舉行二○二四年工作總結發佈會。街坊總會廣東辦主任田翼建議政府設立專門的政策監督與評估機制、常態化溝通機制,收集居民實際需求和建議,及時調整政策內容和執行方式。加強法律框架的約束作用,確保政策穩定性和連貫性。 發佈會昨日上午十一時於街總迎聚廊舉行,由田翼、街坊總會廣東辦副主任陳偉良及橫琴新街坊長者中心主任洪婉琪介紹詳情。 他們指出,去年街總廣東辦共服務粵澳居民超過廿六點九萬人次,舉辦一千八百多場活動,跟進個案三百七十一宗,回應居民諮詢三千四百多次。全年跟進澳門居民個案廿五宗,解答澳門居民諮詢二千一百宗。 服務2.4萬琴澳居民 新街坊長者服務中心去年四月投入運營,至去年底已開展各類服務活動逾一百場,服務琴澳居民逾二點四萬人。未來將持續深化澳門居民服務,延伸“一老一小”服務,並借助橫琴先行先試優勢,加快琴澳融合社會治理模式探索,促進琴澳兩地民生融合和規則銜接,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更大力量。 會上並公佈“澳門居民融入國家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學術研究,五百份有效問卷中,澳門居民對通關政策滿意度最高、就業政策滿意度最低。研究指居民對政策感知有限、滿意度不高,普遍對內地政策的穩定性持謹慎態度,是影響居民生活規劃、就業選擇及創業決策的重要因素。 他們建議政府設立專門的政策監督與評估機制、常態化溝通機制,如設置在線意見平台或熱線服務,便於居民反饋在政策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通過收集居民的實際需求和建議,及時調整政策內容和執行方式,使政策更加貼近居民的實際需求。政策制定過程中,加強法律框架的約束作用,確保政策穩定性和連貫性。對重大政策的推行預先評估,明確政策執行的優先級,避免因政策變動頻繁影響居民的信任感和參與感。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