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泡吧 美麗的哈瓦那,令人虛往實歸。不過那裏一切都顯得淤滯,好像仍徘徊於“海明威時間軸”。 在將老爹奉為精神豐碑的同時,古巴人也一直從心所欲地消費着他,招致各地仰慕者競相前往,試圖打開海明威留下的密櫝,解悟其豐富的人文活動信息。 海明威在古巴二十餘年間,從未把自己關在寫作繭房,而是常常去城裏泡吧,妥妥的是醉飛吟盞兩不誤。其中“五分錢小酒館”是他留痕較深的地方,入內就能抬眼所見老爹寫的店招。 這家酒館一八一七年新張時,為在古美國人遣興的熱店,曾被戲稱“小佛羅里達”,後來增設了堂饌,闢成今天所見的飲區和餐區。因店面坐落於街道的中間段,故也叫“街中酒館”。 當時酒館發明了一種用朗姆酒、薄荷葉、檸檬汁與碎冰渣混合調製而成的“莫吉托”雞尾酒。飲者連呡帶喝,眨眼可在舌尖間泛起青澀和甜蜜,讓人陶醉在激情四溢的美妙中。它因海明威的喜愛而盛行起來。 為了向文魁致敬,酒館將這款雞尾酒命名為“海明威老爹特飲”。據說,海明威有過一口氣喝掉十三杯雙份的紀錄。面對“醉是醒時言”的切換,老爹豈能拒卻這種催生靈感的超然。 雖然“莫吉托”從五分錢漲到了七百五十比索一杯(約二十二澳門元),還是吸引無數遊客在此引杯,並與樂隊一起酣歌醉舞。初到者,若不去喝一杯,等於枉然此行。 我未能免俗,酒興頓添,連續幾個正午在酒館搭夥,除了喝“莫吉托”雞尾酒外,還衝着海明威曾經喜歡吃的龍蝦。物美價廉,直可龍蝦自由。 這種斑眼龍蝦,生長在大西洋深海,號稱世界四大龍蝦之一,通常靠海釣;新鮮時肉質雪白、肥美、緊實、彈牙,是當地海鮮中的俏貨。古巴膳食雖受西班牙、中美洲的影響,但經兼收博採後,能自創風習,飲譽加勒比。 在等待上菜之前,大廚允我近距離觀賞龍蝦烹製過程。一種是將龍蝦縱向對半切開,擱在鐵板上烤製,裝盤吃時淋上檸檬汁;因蝦肉緊貼着蝦殼,吃時須用手撕扯,有些魯直,但很能刺激食者的味覺感受器。 還有一種做法吃相較文雅。先把龍蝦煮六七分鐘,撈出放入冰水過涼,便於蝦肉收緊取出,保留龍蝦殼待用。蝦肉用芝士絲、番茄汁、白葡萄等下鍋煸炒,汁稠郁烈後,出鍋裝入龍蝦殼內,可拿叉慢慢交吃。 心醉神怡,準備起身,侍應趨前介紹起酒館有關海明威的照片、簽名以及紀念物品,示意我可在牆上簽名。不過署者密密層層,再想提筆,已無隙可乘了。 離開酒館,感覺情緒價值瞬間倍增,旋即打了一輛老爺車直奔十五公里郊外的海明威別墅。途中卻在閃念,彼時老爹頻繁往返區間,可一點也不近啊! 謝震霖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