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做壞事 去松山慢跑時,偶爾碰上一兩隻松鼠在樹枝上嬉戲,都會忍不住駐足欣賞,直到牠們消失於樹影間。遙想數年前,在外國與友人漫步公園,幾隻不怕人的松鼠縈繞腳邊。那毛茸茸的大尾巴,烏溜溜的小眼睛,實在是討人喜歡。 我身上剛好有些從便利店買的無殼堅果,於是便慷慨分享給幾位新朋友。看着牠們吃得津津有味,當然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是個愛護小動物的善心人。 日前,碰巧看了台灣《里山里海工作室》的科普影片,才知道為什麼不該餵松鼠。由於人餵給松鼠的食物往往硬度不足,松鼠無法在進食的同時磨牙,導致牠們的牙齒過度生長。後果就是,牠們的長牙影響嘴巴閉合,長牙甚至會繞彎反過來刺穿自己的臉頰,令牠們無法正常進食而餓死。有些松鼠會尋找硬物來磨耗過長的牙齒,一般會通過啃咬樹幹、樹皮來磨牙。以這種方式解決牙齒問題的松鼠,因為有來自人類的糧食,生存變得容易,結果數量激增,而被牠們當成磨牙棒與棲身地的樹木,則倒了大霉。從影片可看,古樹名木的樹皮與樹枝被啃得傷痕纍纍。十來隻松鼠同住一棟大樹公寓,樹上自然有十來間樹洞睡房。如果大樹因不堪重負與重傷而倒塌,最終失去歸宿的還是松鼠。台灣已經在多個公園設立“勿餵松鼠”告示牌,但要公眾明白背後的原因,恐怕還需要持續科普。 一個人餵了一隻松鼠,短期內不會看到明顯的影響。但一大群人餵了一山的松鼠,上述的事情就可能會發生。雖然行為是出於善意,但有時好心也會做壞事。生態系統貴在保持自身的平衡,減少人為干預,就是對動物最好的保護。真正有益的疼惜,是把海闊天空還給大自然,讓生命接受應有的磨煉。 陳于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