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紀念鄧爾雅誕辰展昨東莞開幕



鄧爾雅誕辰一百四十周年特展開幕剪綵

展出鄧爾雅手稿

    本報作者黃大德外公



    紀念鄧爾雅誕辰展昨東莞開幕



    【本報記者東莞九日電】紀念二十世紀著名篆刻家、書法家、文字學家,本報作者黃大德外公鄧爾雅誕辰一百四十周年“一脈盡風流”特展,今天上午在東莞市莞城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展期至三月廿三日。



    詩文篆刻書畫兼善

    鄧爾雅乃明代文學家鄧雲霄十一世孫,名儒鄧蓉鏡四子,幼承家學,善文字學,精於鑒賞,才情橫溢,詩文、篆刻、書畫兼善。鄧爾雅一門書香,港澳人士熟知的文化名人、古文字學家、中山大學教授容庚曾說,“沒有四舅鄧爾雅,便沒有我容庚”。鄧爾雅除助容庚的成名作《金文編》成書,更以畢生心血草就《文字源流》,洋洋四十多萬字。女婿名畫家、鑒賞家、美術評論家黃般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與嶺南畫派方人定大論戰,史稱“方黃之爭”,成為廣東畫壇佳話。本報已故社長李鵬翥與黃般若相熟,赴香港時多有暢敘。

    今年適逢鄧爾雅誕辰一百四十周年、逝世七十周年,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政協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員會、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莞城街道辦事處主辦“一脈盡風流——紀念鄧爾雅誕辰一百四十周年特展”,通過鄧爾雅的書畫、篆刻作品及相關文獻,梳理其豐富多彩的藝術生涯,展示其篆刻、書法藝術的獨特面貌,以及紮實深厚的文字學學養,呈現鄧氏一族、爾雅一脈近代以來家風傳承、文脈賡續。

    展作品文獻三百件

    本次展覽,由於得到鄧爾雅家屬、廣州藝術博物院、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莞城圖書館、東莞市博物館、香港藝術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江博物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中華南社學壇等文化機構的大力支持,展出作品及文獻共三百餘件,展品不僅數量豐富,且不少為首次展出。

    是次展覽與過往只側重呈現藝術作品的展覽不同,策展團隊定下注重史料性、學術性、觀賞性、趣味性為原則,文獻與實物並重,盡量使艱澀的史料,以雅俗共賞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為觀眾提供多個理解展品的角度,提高展品的“可讀性”和“觀賞性”。

    展覽共分七大部分,分別是“敢言文采述家風:鄧氏一族文化名人及家風”“研藝論文懷大雅:鄧爾雅的藝術生平”“金石刻劃冠平生:鄧爾雅的篆刻”“四體兼參八法工:鄧爾雅的書法”“鄧爾雅與《文字源流》”“良朋知己遍天下:鄧爾雅的交遊”“鄧爾雅的朋友圈”。

    羅惇曧手書祭、挽鄧蓉鏡的五頁手稿,是為新發現的歷史文獻,極為珍貴。鄧爾雅篆刻藝術的單元有其八十餘枚印章、印花和大量從未展出過的關於篆刻的手稿,精采紛呈。“四體兼參八法工”部分展出鄧爾雅不同時期的書法作品,少而精。“良朋知己遍天下”部分所陳展友朋所贈書畫,也是展覽亮點之一,如近代詩人、書畫家潘飛聲,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國畫家俞劍華,篆刻家區夢園等人的繪畫作品較少見,這次都有呈現。鄧爾雅女兒鄧復早年的書法作品也同時展出。



77

鮮花
99

握手
58

雷人
68

路過
4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