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回顧與未來展望 告別二〇二四年之際,筆者對本年專欄文章作了簡單的盤點,竟發覺題材頗廣。若以教育階段論,則涵蓋了從托兒所至高等教育;若以對象論,則包括了教育工作者、家長、大學生以及一般居民。文章的主題廣泛而多元,從文化旅遊、教育政策、學校教育、教學法、家庭教育與環保意識,乃至學生的身心健康等等皆有涉獵,但是有些教育想法仍是相對持恆的,概括如下: 幸福教育與情感教育 二〇二四年首篇以〈願教育滿載幸福〉拉開序幕,並且要〈讓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強調了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培養學生幸福感的途徑。教育者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如在〈失憶與諒解〉一文中提出,要關注及推行情感教育,創造充滿支持與理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學會表達自身的情緒和情感,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多元評核與教育公平 要推進教育公平,需要從起點做起,即不僅需要提供均等的機會,還要在過程中提供多元化評核且〈別跌落形式主義多元評核的誤區〉,如此才能秉持公平的原則,令學生有公平的實踐與成果——〈從學生匯報聯想到教育公平的實踐〉。通過這些文章,對學校和教育工作者作出呼籲,應正視和承認傳統的評估方式可能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應該探索更靈活、更具包容性的評核機制,使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 社會責任與環保意識 教育是培養公民的不二法門。教育工作者需要審時度勢,關心當前的社會問題,並有效地引導學生關心社會,通過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及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在未來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環保工作需要持續深耕〉及〈吸煙的社會成本〉等文便強調了教育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和公民培養的義務。 教與學 教學相長不是空談。學是教的前提,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培養新一代的創意人才,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但關鍵的原則是時間和空間,先讓學生擁有〈孩子應有的權利和空間〉,成為自身學習和人生的主人翁,再從學習和生活中提供〈談談創意教學和創意培養〉的機會。當然,這一點也需要教師們、家長們和領導們以更包容和開放的心態去接納每一位孩子身上不同的亮點,給孩子一展所長的舞台。換言之,我們作為成人更需要的是跳出對孩子單一標準的期待。當然,在教育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培養和陪伴孩子〉都是重中之中呢! 傾聽教師的聲音 不難發現,上面所提出的主題中不少都與教師有關,這也反映出教師的工作愈發沉重。雖然不少社會人士都認為澳門的教師工作穩定、薪資優厚,但是工作壓力也確實是不小的,現實中〈老師的“委屈”?〉也是存在的,更豐厚的薪資都不能撫平現實中的工作壓力。教師不是鐵人,同樣需要人性化的關心和關懷。當然,他們的聲音也需要被聆聽和重視呢!最後,在充滿希望的新一年裡,讓我們攜手共進,繼續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幸福而努力,並期待在二〇二五年見證更多的可能性與成就! 黃素君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