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保列特 健全的音樂演藝生態少不了樂評,但過分武斷的評論某程度上會扼殺一位音樂家的事業。美國著名音樂評論家Harold Schonberg曾把保列特(Jorge Bolet 1914-1990)的演奏評為“技術太好以至缺少個性和內涵”(他也曾惡評Bernstein),這評論多少窒礙了這位鋼琴家的發展。 保列特生於古巴,曾赴歐隨Liszt傑出弟子Moriz Rosenthal學藝,之後在美國發展。不知是否基於Schonberg的言論,這位擁有良好師承及超凡技藝的鋼琴家,在其演藝生涯的前大半段始終鬱鬱不得志,直至1974年他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的演奏會才為其事業取得突破,讓他初嘗真正成名滋味。1977年,63歲的保列特與DECCA簽約,開始陸續發行唱片,精湛琴藝終於獲樂界認同。 保列特晚年大致保持良好技巧,他在DECCA推出的所有錄音全輯於此26CD套裝中,曲目包括他最擅長的李斯特作品(佔9CD),最後一張屬從未發行的錄音——他逝世那年灌錄的蕭邦搖籃曲和7首夜曲。 □曲 揚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