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桅快速帆船於澳門發明,結合中西式船隻優點。 火船頭街雖熱鬧不再,仍保留昔日的代表性建築。 火船頭街曾是澳門半島繁盛街道之一 內港一直設有港澳和穗澳輪船碼頭及岐關車站 一街“搭”兩船 火船頭街位於澳門半島內港中段,北端在新馬路口接巴素打爾古街,南端接河邊新街,這裡原本是港灣的一部分。二十世紀初,澳葡政府整治內港,開闢火船頭街,成為當時澳門半島最繁華的街道之一。 得名於蒸汽船泊岸 “火船頭”其實就是蒸汽船的碼頭,蒸氣船因以火力推動,所以又被稱為“火船”, 當時正值蒸汽船漸漸取代帆船的年代,經常有新奇的蒸汽船泊岸。久而久之,居民將這一帶的碼頭稱為“火船頭”,街名亦順理成章為“火船頭街”。有趣的是,這條街的葡文名並沒有翻譯為新式的蒸氣船,反而譯作當時慢慢被取代的帆船,亦即“老閘船”。“老閘船”其實是十九世紀澳門的一種三桅快速帆船,船身是歐洲式,船帆則是中國式。這種船的出現是因為歐洲造船工與澳門船工一起工作,共同發明了結合中式與葡式造船技術優點的新式帆船。“老閘船”一直在東亞海面航運至二十世紀初,因蒸汽輪船的興起而慢慢被淘汰。 碼頭搬遷熱鬧不再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內港一直設有港澳和穗澳輪船碼頭及岐關車站,靠近新馬路、十月初五日街等商業中心,附近酒店眾多,旅客人來人往,是澳門半島最繁盛街道之一。直至港澳碼頭遷往外港,該區已不復當年熱鬧,但火船頭街仍保留內港碼頭、岐關大廈等歷史建築,讓人回憶澳門昔日輝煌的海事工業。 (欲知更多詳情,可掃碼欣賞。)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