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恐龍之鄉 從烏蘭察布商都縣自駕快三個半小時,兩邊漸漸從草地轉為黃沙,誰能想到,這片荒蕪蒼涼、過去滿佈湖泊沼澤,也曾經植被林立、密林叢生,廣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二連巨盜龍、鐮刀龍、鴨嘴龍、姜氏巴克龍、奧氏獨龍等恐龍。正想着,兩條相向而吻的恐龍雕塑展現在我們面前,標誌性的恐龍門瞬間喚醒了昏昏欲睡的後座乘客——我們驅車三百多公里後,終於來到心心念念的二連浩特。 在蒙語中,二連浩特是“色彩斑斕之城”,自身蘊藏鐵、銅、金、銀、錫等豐富礦產資源,這裡與蒙古國的扎門烏德市相鄰,是中國對蒙古開放的最大鐵路、公路口岸,自古便是“茶葉之路”、“草原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節點。但我們這次不遠千里,不為茶葉和礦石,而是奔着“恐龍之鄉”而去——這裡是全亞洲最早發現恐龍化石及恐龍蛋化石的地區。 每個小孩子心中大概都住着幾隻體型巨大、力量驚人的恐龍,這些巨獸躲過了三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的考驗後一度稱霸地球,是遠古生物中最神秘而又令人着迷的存在。在史提芬史匹堡所執導《侏羅紀公園》的啟蒙下,作為大朋友的我,對恐龍的好奇一點兒也不亞於小朋友。由下往上的拍攝鏡頭中,不乏巨獸嘴巴裡的黏液、尖長而帶血的牙齒、鼻腔呼出的氣息和半透明的瞬膜,在腦海中烙下極深印象,以至我一直刻板地以為所有恐龍都是大型肉食動物。但其實最初期的恐龍並不龐大,直到進入侏羅紀和白堊紀才成為地球霸主,在充足的氧氣與食物供給下,體型也愈發龐大。畢竟自然界中,體型決定生存,體型越大,意味着更易獲得食物和更好抵禦天敵,生存優勢自然越大,因此,經過一系列的演化機制,不管是肉食性或植食性恐龍,巨型化成為普遍現象。 話說回來,即便恐龍如此強壯,在長達一點六億年的稱霸中也沒能發展出智慧與文明,更沒能抵擋得了六千五百萬年前從天而降的一顆小行星。二連鹽池附近的晚白堊紀地層中,考古學家發現大片的恐龍骸骨,推斷此前多次發生氣候變化、食物短缺所致的災難性集群死亡。相較而言,只有五六百萬年演化史的人類,只因掌握了工具與技術而處於食物鏈頂端,雖然擁有高度智慧,仍然要面臨包括小行星撞擊、太陽膨脹、地球磁場消失等威脅。但這些威脅,都遠不及人類自身所造成的生存風險,如核戰爭、大型流行病、極端氣候等,尤其極端氣候變化,嚴重改變了生態環境,將造成大量動植物絕種的嚴重後果。 儘管這些因素疊加猶如“風險加乘器”,還是不少人或認為“杞人憂天”,或刻意忽視,繼續不停濫用消耗地球資源。隨着一點五攝氏度的失守,《巴黎氣候協議》儼然一紙空文,說到底,就是部分國家部分人的自私行徑,結局卻由全體人類承受。究竟這群所謂擁有高度智慧的人類,最終能否比恐龍存活更長時間,或與恐龍活得一樣久,實在令人擔憂。 蘇九齡 |
請發表評論